(二)年龄≥35岁人群必须做好的6件事
(1)重视孕前评估
孕前评估的目的是发现潜在的内外科疾病或评估已有的内外科疾病是否适合怀孕。
建议对所有计划怀孕的高龄女性进行孕前评估,尤其要 重视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筛查和评估,必要时进行专科咨询。评估基础疾病是否适合怀孕,掌握用药指征,更换可能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此外,孕前体重的科学管理也很重要。建议所有高龄产妇尽可能将体重指数控制在 18.5~23.9 kg/m2的理想目标值,以降低妊娠并发症的风险。
(2)进行妊娠前健康教育
高龄妊娠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胎儿畸形概率增加,产后恢复慢,抑郁风险增加。孕前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孕妇了解风险,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3)及时行产前检筛查和诊断
产前筛查和诊断是高龄孕妇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建议所有高龄孕妇都进行产前诊断。应为高龄孕妇提供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和诊断。
对于年龄小于40岁,仅以年龄为风险因素的孕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考虑在妊娠12+0-22 周+6周时进行无创产前检测,并通过超声检查进行密切随访,以观察胎儿是否合并结构和发育异常。
对于年龄≥40岁或合并高危因素的高龄孕妇(如胎儿结构异常、胎儿发育异常、不良孕产史、无创产前检测阳性)建议介入性产前诊断,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等检查,必要时行全外显子组测序。
(4)加强妊娠期的管理
高龄孕妇必须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必要时可增加检查次数。
孕早期:对高龄孕妇应建立孕早期保健手册,详细登记其高危因素,加强管理;对月经周期不规律的高龄孕妇,建议在妊娠6-8周时进行B超检查,注意早期症状,如阴道出血、腹痛等,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高龄孕妇应注意血压、肝肾功能等。
孕中期:该此阶段是胎儿生长发育和出现各种畸形的重要阶段,除常规检查外,应注意胎儿畸形的筛查,建议在孕20-24周和28-30周进行超声筛查,以排除胎儿结构畸形,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必要时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或胎儿核型和基因检测;加强对胎儿的血压和血糖监测,并在孕24周后尽早对胎儿进行检查。怀孕24 周后应尽早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妊娠糖尿病。
孕早期:对高龄孕妇应建立孕早期保健手册,详细登记其高危因素,加强管理;对月经周期不规律的高龄孕妇,建议在妊娠6-8周时进行B超检查,注意早期症状,如阴道出血、腹痛等,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高龄孕妇应注意血压、肝肾功能等。
尤其要注意的是, 对于高龄孕妇合并1个高危因素或中危因素者,建议在孕12~16周开始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00~150mg/d)预防子痫前期。
(5)做好早产的防治
高龄孕妇早产的治疗与适龄孕妇相同,但 对于并发子痫前期的高龄孕妇,应尽量避免使用盐酸利托君进行宫缩抑制治疗。
(6)选择合适的分娩时间
高龄是胎儿宫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胎儿宫内死亡的风险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文献报道, 高龄产妇发生孕产妇死亡和胎儿宫内死亡的风险增加。加强对高龄产妇的管理,减少产妇和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是保障产妇和胎儿安全的重要环节。
建议40岁及以上的孕妇应在孕39+0至39+6周分娩;35-39岁的孕妇应考虑母体和胎儿因素,根据个体化情况决定分娩时间,不建议孕 41+0 周后再进行管理。
点击下方小程序
足不出户就能和医生沟通
得到专业评估和建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